<pre id="zxbzb"></pre>

    <big id="zxbzb"></big>
      <menuitem id="zxbzb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zxbzb"><pre id="zxbzb"><strike id="zxbzb"></strike></pre>
          <pre id="zxbzb"></pre>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zxbzb"><pre id="zxbzb"><ruby id="zxbzb"></ruby></pre>
          <address id="zxbzb"><strike id="zxbzb"></strike></address><pre id="zxbzb"><pre id="zxbzb"><ruby id="zxbzb"></ruby></pre></pre>
          <track id="zxbzb"></track>
              新聞動態

              芯片產業城市競賽:長三角產能強勁,珠三角市場廣闊

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1.08.20 作者: 來源: 訪問人數:852

              近年來,在市場需求暴漲和政策持續加碼下,各地紛紛進軍芯片產業,爭相打造“芯片之城”。上海拔得頭籌、廣深補齊短板、武漢基礎雄厚……根據“2021 年中國大陸城市集成電路競爭力排行榜”顯示,競爭力排名前15名的城市分別為:上海、北京、無錫、深圳、武漢、合肥、成都、西安、南京、蘇州、杭州、廣州、大連、重慶、廈門。

              在集成電路產業15強城市中,分布還是比較均衡的: 

              長三角占據6席(上海、無錫、合肥、南京、蘇州、杭州),競爭力十分突出;大灣區占2席、成渝地區占2席、中部地區2席、京津冀1席、東北地區1席。從省份看:江蘇占3席(無錫、南京、蘇州),發展潛力遙遙領先。廣東占2席(深圳、廣州)、湖北1席(武漢)、安徽1席(合肥)、四川1席(成都)、陜西1席(西安)、浙江1席(杭州)、遼寧 1 席(大連)、福建 1 席(廈門),以及3個直轄8市(上海、北京、重慶)。 

              整體上來說,大灣區的產業結構更擅長 TOC,長三角的產業結構更擅長 TOB。芯片本質上屬于 TOB 業務,長三角在芯片領域更強,尤其是上海、無錫,在芯片三大環節(設計、制造、封測),發展均衡性最好。其次是蘇州、南京、合肥、杭州等長三角城市。大灣區更擅長 TOC,手機、空調、冰箱、家具、房地產等行業的龍頭,大多數位于大灣區。深圳、杭州在芯片領域屬于偏科型,設計環節強,制造環節弱。廣州在芯片領域起步較晚,但粵芯的發展很快,選擇的是模擬芯片這個賽道,市場前景非常廣闊。武漢、成都、西安、大連、重慶、廈門等城市,在芯片領域也各有所長,發展潛力巨大,整個芯片產業在全國布局也相對均衡。 


              上一篇:中國半導體設備投資迎來歷史性機遇

              下一篇:解碼人工智能“國家隊”:15 個試驗區“落子”13 省份

            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1833號

              ?2019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04567號-1

              地址:合肥市政務區潛山路100號琥珀五環國際A座15-16樓

              電話:0551-62612077, 62657832